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把人類帶入一個多維的信息化時代,它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如何適應和有效地應對網絡輿情方面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企業在網絡輿情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對輿情不重視,管理機制和制度不到位、不完善 很多企業沒有把網絡輿情放在心上,網絡輿情監測和處置沒有預案,各部門之間不能形成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至于如何妥善處理輿情更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這樣既無法實現日常網絡輿情的監測和危機輿情的預警,更無法把握深層次的網絡輿情演變規律,從而在負面輿情爆發時,事前無預兆,事后無頭緒,發展態勢難以判斷,應對和引導找不準切入點,進而在負面輿情的處置中處于被動地位。 二、是監測防控落實不到位 當前,輿論平臺眾多時,很多企業還是靠人工收集輿情信息,很難避免出現“漏網之魚”,監測防控不到位。 三、是監測處置滯后 由于沒有快速、有效的網絡輿情監測處置預案,缺乏科學的網絡輿情分析機制以及健全的網絡輿情引導和應對機制。主要表現為:企業未建立系統的網絡輿情收集一體化平臺,監測面較窄;輿情分析隨意性強、方法不科學,分析研判結果不夠準確;未制定或沒有及時完善網絡輿情管理應急處置方案,工作缺乏預見性,反應處置速度較慢。 那么,企業在面對負面輿情時應如何正確應對呢? 1.組織落實要到位 提高輿情意識,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網絡輿情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輿情的日常收集、分發、督辦。 2.監測引導要到位 企業在發現輿情后,要在第一時間內快速做出反應,掌握輿論主動權,堵住流言傳播的途徑。 3.公開回應要到位 企業在回應的全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信息公開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作用,積極推進微博、微信與政府網站的聯動和互補,發揮新媒體在傳播信息、引導社會輿論、暢通民意渠道等方面的作用。通過網上發布信息、組織專業解讀、接受媒體專訪等形式及時予以回應,正面引導輿論。 企業在面對輿論時,要堅持做到輿情處置到位,把控好輿情引導權,真正做到遇事不推諉,塑造一個敢擔當的角色,除此之外,企業更應該注重網絡輿情的提前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