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云南省旅游景區協會二屆一次會員大會在國家5A級景區石林召開,會上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旅游大數據中心副主任蘆珊就旅游輿情做主題發言,蘆珊通過超級黃金周輿情分析、旅游輿情的門道、分析研判、危機處置、全域旅游的宣傳變革等方面與參會的各景區代表進行了分享。 當前,游客出行理念的變化致使旅游產品供應加速升級,而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水平不一凸顯產業發展的矛盾。消費升級促使輿論監督力度加強,行業監管的滯后致使游客部分投訴難以得到圓滿解答,旅游監管倍受輿論壓力。 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輿情素養及輿情應對能力亟需加強。旅游目的地要在做好內功的基礎上,啟動合理的輿情管理戰略;做好當地輿論引導,持續擴展格局;積累經驗,以國際思維開展外宣成為旅游管理部門應對輿情的管理邏輯。 監測、預警、研判、處置、修復是輿情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于旅游輿情而言,旅游目的地需及時了解輿情的擴散程度、時刻關注傳播周期、深入分析輿情內在推動力、正確認識危機的話題敏感性、探究相關群體的訴求,以便做好輿情研判和輿情管理。而在輿情的處置過程中應該把握“時、效、度”的原則,快速有效反映,妥善處置,謹慎表態,提升輿情管理的效率。 旅游輿情的危機之中同樣蘊藏轉機,而把握時機、掌握輿論導向以事實說話,對不同聲音的有效科學引導則是轉危為安的關鍵點。作為旅游輿情的最后階段,形象的修復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大力度、持續性的正面信息發布,有利于對沖負面輿情的不利影響,對長效管理品牌聲譽起到積極作用。 如今,我國旅游目的地輿情生態主要表現在部分目的地品牌形象多元,難以形成核心聚焦點;輿情管理及宣傳戰略缺少大格局意識;宣傳周期較短,品牌塑造力不強;品牌定位同質化現象明顯,缺乏競爭力。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借勢與造勢營銷,并有效利用新聞整合的方式采取多種形式與視角方能取得不錯的效果。(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