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領導,形成網絡輿情應對強大合力 加強網絡輿情應對工作的組織領導,徹底改變看待新媒體的傳統思維方式,積極適應網絡時代公開透明的輿論環境,建立健全常態化輿情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能職責,配備所需的硬件設施;發揮各政府部門的作用,建立與宣傳、公安部門、主流網絡媒體的溝通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工作合力和良好局面,促進網絡民間力量與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動。 二、完善機制,強化網絡輿情體系建設 1.規范網絡輿情監測,完善日常監測報告制度,要求相關部門把網絡輿情信息收集、研判納入日常業務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態化。 2.強化輿情分析,把握輿情事件發展態勢。要把握好網絡輿情總體態勢和發展趨勢,掌握輿情發展的走勢特點和規律,要善于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而正確預測輿情發展趨勢。 3.加強輿情研判,健全輿情研判會商制度。通過輿情會商會議,分析輿情事件發生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可能引起負面反應的輿情做出預警,把輿情擴散態勢控制在萌芽狀態。 三、加強引導,完善網絡輿情事件應對措施 建立網絡輿情危機預案制度,把握輿情干預時機,提升輿情疏導技巧,化解輿情事件時間壓力。 在網絡輿情潛伏期,及時表態,搶抓第一落腳點; 發展期后,要冷靜面對,有效疏導;在輿情高漲期,要掌握主動,因勢利導,引領話題;在輿情回落期,要防止輿情反彈,淡化支節。 四、注重預防,加強網絡輿論陣地建設 1.探索新媒體管理方式。強化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建設,搶占網上話語權,有效形成網絡輿論陣地。 2.提高新聞發布引導輿論能力。建立突發事件新聞發布引導機制和新聞發言人與媒體雙向溝通機制,提高黨委政府引導輿論的能力。 3.加強網絡社會管理。開創官民交流新模式,制度化回復和辦理網民留言,把網民訴求留在本地網站,防止輿情事件擴大化,推進網絡規范運行。 4.打通“兩個輿論場”。建立健全由新聞發言人、網評網宣員共同參與的網絡輿論引導工作體系。團結引導意見領袖,構建網絡“統一戰線”,引導網民自我教育,改善互聯網輿論生態環境。 五、夯實基礎,做好網絡輿情隊伍和平臺建設 1.建設核心網評員隊伍。積極主動地開展網絡評論和宣傳工作,正確有效地引導網上輿論。 2.提升網絡信息員的理論及技術素養。應逐步建立輿情職業人才培養管理機制,通過網絡業務培訓和資格認證制度等方式加強網絡輿情隊伍的建設,提升網絡輿情工作者的理論及技術素養。 3.加強網絡輿情的技術平臺建設。輿情監測平臺的建立需要資金保障和技術保障,各級政府應將網絡平臺工作經費,平臺運行所需的服務器、網絡設備、軟件的購置、更新、運行維護等費用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 六、立足實際,加強網民思想道德教育 網民是網絡世界的主體,要想從根本上杜絕網絡虛假信息、過激言辭的行為,必須加強網民的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培養成熟、有責任心的網民,營造良好的網絡道德氛圍。要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利用政府網站、電視臺、報紙等各種媒體大力宣傳互聯網絡榮辱觀,積極開展文明上網道德規范教育活動,全力推進文明上網工程建設,促進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文明上網,綠色上網,實現網民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