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腐網絡輿情的監測與控制 摘 要:2017年,國內發生了多起涉腐網絡輿情危機事件,一方面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也為腐敗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經驗。從涉腐網絡輿情的現狀出發,深入剖析涉腐網絡輿情的特點,最后從建立輿情收集監測機構、研判分析機制、應急預警機制、引導干預機制、危機處理機制5個方面提出涉腐網絡輿情監測與控制的路徑。 關鍵詞 涉腐網絡輿情 輿情傳播 監測 作為有別于傳統媒體的“第四媒體”,互聯網已經成為民眾交流思想、獲取信息的第一公共平臺,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政治熱情高是中國網民的一個突出特點,網絡為廣大民眾鞭撻腐敗、呼吁廉政、表達訴求提供了新空間。網絡輿情積聚起強大“正能量”,喚起了民眾的反腐熱情,在全國反腐倡廉建設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表叔”、“房叔”等一批違紀腐敗官員因網絡舉報落馬,到段一中案、孫德江案的塵埃落定,在到浙江桐鄉市“天價工資”事件、“安徽廬江不雅照”的熱炒,網絡輿論浪潮為反腐倡廉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如何有效應對和處置涉腐網絡輿情,成為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 一、現狀分析:涉腐網絡輿情的傳播現狀與特點 1.高政治性 涉腐網絡輿情信息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信息,關乎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關系到民眾對官民關系的認知等深層次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合法性地位。與此同時,反腐敗工作的獨特性、敏感性和強烈的刺激性,極易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當前社會矛盾多發、頻發、易發的形勢下,涉腐網絡輿情往往處于群眾輿論的風口浪尖,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這些問題處理不好會挫傷民眾對廉政建設的信心,消弱黨和政府的威望,甚至可能會影響到黨的執政地位。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涉腐網絡輿情傳播速度更快、受眾更廣、影響更深遠,必須高度重視和處理好涉腐網絡輿情。 2.強時效性 涉腐網絡輿情的傳播比傳統媒體的傳播渠道更具有時效性,反應更加快捷。涉腐網絡信息有的是對腐敗行為的舉報,有的是對政府政策的回應,有的內含于對弱勢群體和官民矛盾的評論,等等。無論哪種曝光方式,一旦進入網站、博客、微博、論壇、手機媒體、幾時通訊等信息載體,網民獵奇心理驅動涉腐信息迅速傳播,在短時間內家喻戶曉、人所共知。時效性不僅體現在內容的時效性,還體現在功能的時效性上。由于“人人都是信息源”,每個網民都可以成為涉腐信息的提供者和傳播者,很快就可能演繹成為輿論風暴,對當事人和有關部門形成壓力,可以再短時間內得到官方的驗證和處理。 3.高技術性 涉腐網絡輿情信息工作涵蓋腐敗信息的匯聚、整合、歸納、研判等多個環節,僅僅依靠人工進行整理是不可能實現的。其中信息的匯聚和研判是進行輿情信息監控和干預的基礎,網上每天都有海量的涉腐信息,由于網絡輿情本身是非曲直難辨真偽,必須依靠先進、智能的技術手段才能實現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實現有效的甄別和科學判斷。 二、對應方法:建立體制,監測干預。 1.建立涉腐網絡輿情收集監測機制,全面了解事態發展。 首先,應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涉腐網絡輿情信息收集機制。建立和貴方輿情信息報送制度,培養一批專兼職網絡輿情信息收集員,暢通信息收集渠道,不斷強化立體收集。涉腐網絡輿情信息的收集不能僅僅局限于各位新聞報道、通訊、評論、調查報告,以及各種腐敗行為、群體性事件和緊急情況的實況信息,還要密切關注相關事件的社情民意,尤其是民眾對反腐倡廉政策措施的感受、意見和建議等建設性輿論。 其次,要設立專門的涉腐網絡輿情監測機構,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開發網絡信息自動監測系統,實現對涉腐網絡輿情的有效監控。涉腐網絡輿情信息監控系統的建設,要充分利用信息采集、數據挖掘、文本分類等,以提高監測系統的智能性。 2.建立涉腐網絡研判分析機制,準確把握事情真相 涉腐網絡輿情的研判分析是對涉腐網絡輿情的價值或趨向進行研究和判斷,并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過程。當前,微博、博客、論壇等網絡媒體提供的信息具有高度的聚合性、隱蔽性。這些輿情信息隱含著網民的情緒心態,蘊藏著網民的政治態度,其產生根源、發展態勢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都需要進行深層挖掘。由于網上信息量巨大,必須發揮現代科技手段的輔助作用,通過科學采集、上報、歸并、整理,對輿情數據進行詳細的來源分析、真偽分析等,合理判斷輿情的根源和走向。 3.建立涉腐網絡輿情應急預警機制,及時獲悉風險等級 涉腐網絡輿情預警是指在全面分析涉腐網絡輿情形成、發展和消匿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動態持續收集、檢測盒度量,今兒預測期發展趨勢并預報事態的等級。建立科學合理的預警體系是建立涉腐網絡輿情應急預警機制的關鍵。 4.建立涉腐網絡輿情引導干預機制,系統開展輿情治理 當前我國正處于黃金發展期、矛盾凸顯期、雙軌運行期交織運行的特殊階段,各類深層次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以網絡途徑表達訴求日益盛行,官員貪污受賄、權錢交易、墜落腐化、以權謀私等腐敗行為極有可能印發輿情危機和群體性事件。首先,要大力引導網民在理性認識腐敗現象的基礎上文明上網,在遵從網絡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有序表達反腐觀點,自覺抵制低俗言論和違法行為。其次,要圍繞熱點腐敗事件主動發帖引導,全面準確披露事實真相,引導網民自覺參與主流話題,形成正面輿論強勢。再次,通過“網絡發言人”等形式,定期對網民提出的熱點、焦點問題予以回應,對網民提供的線索認真甄別,分類處理,及時反饋。對網絡反腐查辦的大案要案,通過新聞發布會、記者招待會等途徑及時向社會公開,并在網上公布處理情況。 5.建立涉腐網絡輿情危機處理機制,高效應對突發事件 一要成立涉腐網絡輿情突發事件指揮中心。一旦發生涉腐網絡危機事件,原有的網絡輿情監測機構立刻轉變為突發事件指揮中心,將非流程化的決策過程迅速變為程序化的決策過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二要建立網絡輿情應急預案。通過“綠色軟件”進行“關鍵詞”過濾,根據有害信息的蔓延規律和分布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三要建立網絡反腐與制度反腐的無縫對接工作機制。網絡反腐終究是民間的、體制外的和群眾性的,要真正發揮作用,最終還是要依靠國家反腐敗的專門機構,依靠有關制度和法律。因此,積極應對網絡輿情危機,必須建立網民、網絡共同體、宣傳部門、反腐機構的聯動機制,搭建網絡反腐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平臺,從而實現對涉腐網絡輿情的有效干預和處理。 綜上所述,涉腐網絡輿情呈現出不同于其他領域輿情的特點,必須順應網絡時代的變化,建立科學規范、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涉腐網絡輿情監測與干預體系。要深入研究涉腐網絡信息的生成和傳播的現狀和規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和完善涉腐網絡輿情收集、研判、預警、引導和處理機制,為提高網絡輿情監管科學化水平提供有力的技術和制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