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據了解,今年電力能源領域全國代表委員約150人參加兩會,就如何推動電力能源改革與發展等問題建言獻策。輿情監測室監測到兩會能源相關信息1萬余條。監測顯示,國企改革、環境治理、可再生能源發展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代表委員觀點 發電領域: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原董事長王壽君,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溫樞剛,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分別就核電發展建設、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及國企改革議題發表觀點。 其他領域: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曾毓群分別就可再生能源發展、新材料產業發展、光伏補貼及新能源產業發展發表觀點。 關鍵詞 核電建設 王壽君(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原董事長) 核電走出去肯定是核工業的愿望,當前國際合作情況很好。目前國家核電數量仍然太少,國家肯定會批復新的機組。 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 溫樞剛(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推動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創建世界一流,重點是推進“三個轉變”:一是持續推進從保障供應向增加有效供給轉變,在供給側發力,大力優化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實現質量變革。二是持續推進從規模擴張向注重效益提升轉變,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效率變革。三是持續推進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以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新業態,實現動力變革。 國企改革 凌文(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 混改最主要在于員工持股、引入外來資本以及如何把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到和民營企業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不是國退民進,也不是民進國退,而是國民共進,讓二者共同作為經濟發展的兩個支持,兩個基礎。 可再生能源發展 劉漢元(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 一是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我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指示,制定更積極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非化石能源占比2020年達到20%、2030年30%、2050年超過50%;二是制定具體可操作的配套實施方案,增強規劃執行的剛性;三是減免可再生能源稅費,加快我國能源轉型步伐。 新材料產業發展 胡成中(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采取措施:一、分門別類設立新材料產業引導基金;二、鼓勵引導國有及民間資本支持新材料企業;三、支持有優勢的新材料領軍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四、支持和引導新材料企業進行海外布局。 光伏補貼 南存輝(正泰集團董事長) 去年“531新政”實施以后,光伏項目已經進入無補貼或者按補貼額定光伏裝機量的新階段,新項目不會再增加補貼缺口,因此需要國家一次性解決歷史補貼的問題。 新能源產業發展 曾毓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在西部大力建設光伏和風力發電設施并配套建設鋰離子儲能電站,適應風能和光伏發電的間歇性特點,減少對電網穩定運行的影響,提高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占比;加快推進清潔電力西電東輸,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清潔的電力來源;通過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使之成為分布式儲能設施,與電網智能互動,發揮移峰填谷的作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