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28歲女護士喪命宛和醫療整形醫院手術臺輿情發酵已經第5天了,喧囂在輿論場當中質疑整形動機和死因、揭露醫美領域亂象以及惋惜并借以警醒等聲音漸漸趨于沉寂,自然陷入網絡熱點事件的遺忘曲線。但大數據帶來了“遺忘”消亡,每當相似負面輿情爆發,都會使過往話題將再度被提及,進一步激化輿論。 1、輿情演化過程分析 ①本地博主爆料,南陽女子整形醫院內死亡進入公眾視野。8月19日11時45分,@阿倩兒是喵喵-77 發博呼吁需要真相;隨后,@南陽身邊事 擴散了這一消息,事件引發少許網友關注。 ②媒體助推輿情爆發,熱度呈直線上升趨勢。經@新京報我們視頻 @頭條新聞 @梨視頻 持續跟進報道后,20日6時至8時,相關輿情井噴式傳播并首度到達峰值。 ③事件最新進展刺激輿情熱度反彈。21日,南陽官方初步分析女子整形死因可能為麻醉失敗脂肪栓塞,讓本以回落的輿情熱度再次升溫。 ④官方表態“將依法查清事實,嚴肅處理”,目前雖無后續消息但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撫網民情緒的作用,輿情熱度自然消退。 2、關鍵話題被弱化,出現輿論失焦現象 ①不同時期中心議題出現不同變化 從以上輿情演化過程可以看出,在南陽女護士整形死亡一事的不同發展階段,輿論聚焦點不盡相同。 一開始,家屬和當地媒體針對宛和醫療整形醫院的爆料出于其無資質、銷毀證據方面,特別強調“28歲年輕媽媽、不到2歲的雙胞胎兒子”以博取同情; 輿情峰值時期,各媒體議題呈現多以整容醫院被查封、官方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為麻醉失敗脂肪栓塞等基本事實情況的介紹為主,輿論引導效果甚微; 當下輿論場,微博大V@吐槽小天才 @鼻整形科普 曝光整容手術過程,@大強愛拍照 @西子丹聊齋 等回顧相關失敗案例并探討法律風險和如何維權,相關議題得以延伸。 ②網民討論偏向個人情緒表達 隨著事件關注度的不斷攀升,網民討論也偏離了“整形醫院致女子死亡”的本質,更偏向個人情緒的非理性化表達。據輿情監測系統鷹眼速讀網顯示,抨擊整形醫院和呼吁出臺行業標準僅占比28%,不支持女性整形美容的聲音反而占比最高,認為是攀比虛榮心作祟、女性愛美應有度,警戒要三思而后行。 在事實不清、信息不明的情況下,還有網民從家屬對死者閨蜜的行為描述出發,憑主觀猜測指責其害人不淺;公眾不理解官方所公布的死因,網民討論進一步偏離中心議題;媒體報道詳細整容項目同樣被詬病;此外,還有部分對事發地“又是河南”調侃的言論。 醫院不行怪女生是什么邏輯? 這個事主要問題在于醫院,而不是在于這個女生……我們看到社交網絡平臺上同樣有如上言論的存在,由此可見,社會輿論是有自凈功能的,網絡理性討論還存在一定空間。